一、项目建设背景
为保障全省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顺畅开展,改变各校文献信息资源分布不均衡及重复建设等现象,推动全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服务模式的构建,营造高效的数字资源利用、调配与推送环境,省高校图工委多年来积极推动省级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省教育厅领导高度重视此项目,深入调研兄弟省份经验,在教育经费紧张的形势下,仍将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列为重点信息化建设项目。
依据湖南省教育厅 2004 年度工作部署,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被纳入重点项目之列。综合考量我省高校实际情况,该项目采用集中建设模式,委托一所省属高校负责承建。经 2004 年 4 月 26 日的项目公开竞标,湖南师范大学成为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设的依托承建单位。同年 8 月 18 日,湖南省教育厅与湖南师范大学签署项目建设委托书,项目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二、项目建设整体目标与思路
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推动全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举措。其核心目标是以此项目为契机,建立健全湖南地区高校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体系,提升全省高校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处理、传递、利用及反馈方面的效率。通过项目建设,激发全省高校文献资源数字建设的创新活力,推动各类高校图书馆联盟合作组织的形成,实现我省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在具体建设思路上,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严格遵循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标准与规范,以省级中心馆的高要求开展建设与运营工作。致力于构建一个标准化、可扩展、支持多馆协同的分布式数字图书馆系统,具备数字资源加工、管理、存储、交换和服务等全方位功能。同时,打造一个能够为全省高校读者提供一站式、无缝集成、个性化服务的综合平台,涵盖文献内容服务、联合咨询服务、教学与科研支持服务等多元服务内容。
项目建设以服务全省高校、推动全省高教事业发展为宗旨,积极促进全省高校与全国高校的合作交流。在省教育厅的宏观领导下,在省高校图工委的专业指导下,在专家委员会的严谨把关下,以及全省高校图书馆的共同努力下,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该项目依托湖南师范大学建设,但所有权归属于全省高校,其服务对象是全省高校图书馆,而非取代各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建设。在项目建设进程中,高度重视系统设备、资源管理、服务与利用的高集成度及可扩展性融合,以实现高校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与协同发展。充分学习借鉴 CALIS 和其他兄弟省份的成功经验,但坚决避免生搬硬套。紧密结合湖南省情,紧跟数字图书馆发展前沿动态,充分利用数字图书馆的新理念、新技术,确保所应用的设备安全可靠,具备良好的操作性、可维护性、可升级性、可改造性和可更换性。
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对传统高校图书馆协作业务的重大创新。建立起以用户为中心的科学业务流程,突破传统以文献类型和载体为核心的处理模式,深入信息内容层面进行描述、揭示与组织。构建跨文献类型和信息载体一体的信息描述与组织框架,形成可动态重组的关联信息资源网络,为实现用户跨信息类型的 “一站式” 检索提供有力支撑。
在资源建设方面,将从传统的文献采集逐步向网络信息组织转变,建立一个包含馆藏数字信息资源、其他信息资源、各图书馆自建数字信息资源以及因特网公共信息资源的分布式网络信息资源体系。同时,对全省高校的网络设施条件提出明确要求,确保不同信息机构或不同信息创建的元数据能够实现转换和互操作。引进先进的数字资源制作和发布工具,实现数字文献信息的跨时空存取。通过加强数字资源导航,深度整合网上资源,打造具有湖南特色的虚拟图书馆资源体系。
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是全省高校共有的数字图书馆,其建设、运营和发展离不开全省高校图书馆的支持与参与。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更需要全省高校图书馆携手合作,共同推动项目建设。项目自身也将建立有效的运作机制,不仅作为工作实体存在,还将承担数字图书馆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业务培训工作。通过研究数字图书馆的运作机制和发展趋势,探索信息服务与数字图书馆环境的创新模式,构建以用户为导向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确保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不仅是一个信息或知识仓库,更是一个高效的信息与知识发现、学习系统,为全省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