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全国学术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9-11-13      阅读次数:441
        2019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全国学术研讨会于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作为中国唯一的面向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研究与实践的系列年度会议,至今已举办4届。研讨会旨在搭建我国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管理学术研究与知识共享交流平台,分享最佳实践案例,全国范围内培养与提升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研究实践队伍的知识和技能。 
        本届研讨会由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简称NSTL)主办,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国家数字科技文献资源长期保存体系工作组(NDPP)联合承办,多家学会协会参与协办。大会主题为“面向非文本类型数字内容资源的长期保存的研究与实践”。会议共设置10个会议模块,包括2个特邀报告模块、6个专题报告模块、1个论文交流模块及1个专家论坛。来自图书馆、博物、档案、科学数据、出版、医疗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就新形势下的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挑战与对策、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为与会人员奉献了总计28场的精彩报告。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刘会洲在会议开幕式致辞中指出:随着全球数字化和开放科学的迅速发展,数字化成为信息与知识的新常态,数字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已经上升为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层面。 
        会议特邀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主任彭以祺、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坦、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张立、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张晓林研究员、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数字业务总监牛怿等五位专家,分别从科技文献工作、农业大数据、出版业数字化转型、面向未来的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策略与机制以及进口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与长效利用等角度,聚焦长期保存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深刻揭示出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工作作为国家战略部署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奠定了面向非文本资源、面向多学科领域、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前沿开展全面深入研究的会议基调。彭以祺主任在题为“科技文献工作与数字文献长期保存”的特邀报告中谈到,局部地缘政治冲突等极端复杂情况,会严重影响我国科研人员获取境外数字文献资源的可靠性,面临巨大的断供风险。 
        会议精心安排的23个专题报告与论文交流分别从数字人文、数字博物、医学数据、科学数据等不同领域长期保存研究与实践、机构长期保存实践,以及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国际标准与先进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探讨,信息量大,内容翔实,研究深入,给参会者带来了全方位的知识体验。 
        在会议的专家论坛环节,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谢长生、敦煌研究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夏生平、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院长刘越男、中科院网络中心大数据部主任周园春、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文献情报中心祝忠明等五位专家,围绕“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国家行动”的论坛主题,各抒己见,建言献策,一致认为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是当前迫切性的需求,实现可靠保存的关键在于将有关战略与政策切实落地,落地需要国家层面的有约束力的政策和可实施可检验的具体行动,国家级或其他重要公共机构的主动承担组织协调,业界(包括学协会和各类机构)的积极尽责参与。基于上述共识,专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国家行动的若干政策建议。 
        本次研讨会主题得到图书馆、博物、档案、科学数据、出版、医疗等各业界180余位会议代表的积极响应和参与,汇聚了国内数字资源长期研究与实践的知名学者,更是得到来自中宣部进出口管理局的高度关注,特别组织“科学文献数据库断供风险”专家组成员10余人参加了会议。 
        在完成了会议预定的各项任务后,会议在热烈的氛围中落下帷幕,代表们对本次会议取得的交流效果给出了一致好评,并共同期待明年秋季将在北京举办的iPRES2020盛会!

[原文出处] http://www.las.cas.cn/xwzx/zhxw/201911/t20191106_5423223.html
[作    者]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来    源]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2019-11-06
[编    辑]  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

声明:本栏目大多信息来源于网友推荐。如果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